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主板;接头,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板前端;导杆,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板后侧上下两端;卡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接头内腔;过滤网,数量为四个,且插接于所述接头内腔;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网左右两侧;换热片,套接于所述导杆外壁;卡槽,开设于所述滑块外侧;固定板,套接于所述导杆外壁,且位于所述换热片后端;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后端;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杆后端。该板式热交换器,以便于对换热片进行固定无需逐个旋转螺栓进行固定,防止堵塞换热片而且以便于更换过滤网,提高工作效率。
公开号:CN214333468U
申请号:CN202022905103.6U
申请日:2020-12-0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胡家强
申请人:Shenyang Xingding Thermal Heating Co ltd;
IPC主号:F28D9-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式热交换器。
[n0002] 板式热交换器是由冲压成形的凹凸不锈钢板组成,两相临板片之间的凹凸纹路成180度相对组合,因此板式热交换器两板片之间的凹凸脊线形成了交错的接触点,将接触点以真空焊接方式结合后,就形成了板式热交换器的耐高压交错流通结构,这些交错的流通结构使得板式热交换器内的冷热流体产生强烈紊流而达到高换热效果,板式热交换器是由一组波纹金属板组成,板上有四个角孔,供传热的两种液体通过,金属板片安装在一个侧面有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的框架内,并用夹紧螺栓夹紧,板片上装有密封垫片,将流体通道密封,并且引导流体交替地流至各自的流道内,形成热交换,流体的流量,物理性质,压力降和温度差决定了板片的数量和尺寸,波纹板不仅提高了湍流程度,并且形成许多支承点,足以承受介质间的压力差,金属板和活动板压紧板悬挂在上导杆,并由下导杆定位,而杆端则固定在支撑柱上;
[n0003] 现有板式热交换器都是采用螺栓进行夹紧固定,需要同时对多个螺栓进行旋扭固定,操作复杂影响安装效率,而且水里可能会残留杂质絮状物质,对换热片照成堵塞,增加工作量,不能对水进行过滤,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不便于对换热片进行固定,不便于对水进行过滤和更换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主板;接头,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板前端;导杆,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板后侧上下两端;卡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接头内腔;过滤网,数量为四个,且插接于所述接头内腔;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网左右两侧;换热片,套接于所述导杆外壁;卡槽,开设于所述滑块外侧;固定板,套接于所述导杆外壁,且位于所述换热片后端;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后端;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杆后端;垫片,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右侧后端;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垫片前端。
[n0006] 优选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滑槽,开设于所述接头内腔左右两侧;空腔,开设于所述滑槽外侧;弹簧,一端卡接于所述空腔内腔外侧;滚珠,卡接于所述弹簧另一端,并延伸至所述滑槽内腔。
[n0007] 优选的,所述滚珠延伸出空腔最大长度不得大于自身半径。
[n0008]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内腔左端,且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板外壁;移动块,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接于所述螺杆外壁左右两端;连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块前端;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后端,且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n0009] 优选的,所述螺杆外壁呈正反螺纹设置。
[n0010]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呈凹字形设置。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板式热交换器,将接头外接需要换热体,同时启动电机通过配合固定机构向前推动固定板对换热片进行固定,当需要更换过滤网时通过卡紧机构进行解锁取出进行更换,从而实现对过滤网更换,以便于对换热片进行固定,防止堵塞换热片而且以便于更换过滤网,提高工作效率。
[n0012] 图1为立体图;
[n0013] 图2为主视剖视图;
[n0014] 图3为A处放大图;
[n0015] 图4为俯视剖视图。
[n0016] 图中:1、主板,2、接头,3、卡紧机构,4、换热片,5、过滤网,6、滑块,7、卡槽,8、固定板,9、固定机构,10、支撑板,11、电机,12、导杆,13、垫块,31、空腔,32、弹簧,33、滚珠,34、滑槽,91、螺杆,92、移动块,93、连杆,94、安装板。
[n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8]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主板1、接头2、导杆12、卡紧机构3、过滤网5、滑块6、换热片4、卡槽7、固定板8、固定机构9、支撑板10、垫片13和电机11,接头2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主板1前端,导杆1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主板1后侧上下两端,通过导杆12以便于对换热片4和固定板8进行限位,卡紧机构3设置于接头2内腔,通过卡紧机构3以便于对过滤网5进行固定,过滤网5数量为四个,且插接于接头2内腔,滑块6固定连接于过滤网5左右两侧,换热片4套接于导杆12外壁,卡槽7开设于滑块6外侧,固定板8套接于导杆12外壁,且位于换热片4后端,固定机构9设置于固定板8后端,固定机构9以便于推动固定板8对换热片4进行锁紧,支撑板10固定连接于导杆12后端,垫片13固定连接支撑板10右侧后端,电机11固定连接于垫片13前端,电机11属于现有公知技术,其型号的选择适用于本方案均可,以便于驱动固定机构9进行固定。
[n0019]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紧机构3包括空腔31、弹簧32、滚珠33和滑槽34,滑槽34开设于接头2内腔左右两侧,空腔31开设于滑槽34外侧,弹簧32一端卡接于空腔31内腔外侧,弹簧32为旋转弹簧,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恢复初始状态配合滚珠33对滑块6进行锁紧或更换,滚珠33卡接于弹簧32另一端,并延伸至滑槽34内腔。
[n0020]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滚珠33延伸出空腔31最大长度不得大于自身半径,以便于对配合卡槽7对过滤网5进行锁紧或解锁。
[n0021]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机构9包括螺杆91、移动块92、连杆93和安装板94,螺杆9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0内腔左端,且另一端延伸出支撑板10外壁,移动块9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接于螺杆91外壁左右两端,通过移动块92以便于拉动连杆93进行移动,连杆93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移动块92前端,安装板94固定连接于固定板8后端,且与连杆93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通过安装板94以便于对拉杆93一端进行安装。
[n0022]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螺杆91外壁呈正反螺纹设置,以便于带动移动块92同时向外侧或内侧移动。
[n0023]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板10呈凹字形设置,以便于对螺杆91进行安装。
[n0024]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n0025] 步骤一,将接头2外接需要处理的换热体;
[n0026] 步骤二,启动电机11驱动螺杆91进行旋转,通过螺纹旋转力作用下移动块92沿螺杆91外壁同时向左或向右移动,在配合连杆93拉动安装板94和固定板8沿着导杆12外壁进行向前或向后进行移动,对换热片4进行固定,当过滤网5需要更换时,向前拉动过滤网5,滑块6挤压滚珠33和弹簧32向外侧移动,促使滚珠33脱离卡槽7进行解锁,滑块6沿滑槽34开设方向取出,将新的过滤网5在滑块6配合下放置到滑槽34内腔向后推动,滑块6挤压滚珠33和弹簧32,当滚珠33与卡槽7位置相对应时弹簧32释放弹力进行锁紧;
[n0027] 该设备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以便于对换热片进行固定,对过滤网进行更换防止堵塞换热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n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端”、“一端”、“另一端”、“顶端”、“后侧”、“内腔”、“前侧”、“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套接”、“插接”、“固定连接”、“旋转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1);
接头(2),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板(1)前端;
导杆(1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板(1)后侧上下两端;
卡紧机构(3),设置于所述接头(2)内腔;
过滤网(5),数量为四个,且插接于所述接头(2)内腔;
滑块(6),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网(5)左右两侧;
换热片(4),套接于所述导杆(12)外壁;
卡槽(7),开设于所述滑块(6)外侧;
固定板(8),套接于所述导杆(12)外壁,且位于所述换热片(4)后端;
固定机构(9),设置于所述固定板(8)后端;
支撑板(10),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杆(12)后端;
垫片(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右侧后端;
电机(11),固定连接于所述垫片(13)前端。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3)包括:
滑槽(34),开设于所述接头(2)内腔左右两侧;
空腔(31),开设于所述滑槽(34)外侧;
弹簧(32),一端卡接于所述空腔(31)内腔外侧;
滚珠(33),卡接于所述弹簧(32)另一端,并延伸至所述滑槽(34)内腔。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33)延伸出空腔(31)最大长度不得大于自身半径。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
螺杆(9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内腔左端,且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板(10)外壁;
移动块(9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接于所述螺杆(91)外壁左右两端;
连杆(93),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块(92)前端;
安装板(94),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8)后端,且与所述连杆(93)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1)外壁呈正反螺纹设置。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呈凹字形设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9253640B|2020-03-10|一种振动紊流式卧式u型换热管型换热器
CN214333468U|2021-10-0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
CN202048727U|2011-11-23|一种螺旋折流板干式蒸发器
CN214701861U|2021-11-12|一种蒸发式热交换器
CN212687605U|2021-03-12|海水淡化用板式冷凝
CN207247963U|2018-04-17|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06847438U|2018-01-05|一种枕形板污水换热器
CN201575731U|2010-09-08|一种锅炉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CN109579573A|2019-04-05|一种螺旋花格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01177473Y|2009-01-07|热交换器及其集液管
CN210922295U|2020-07-03|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
CN208567215U|2019-03-01|高效节能插片板式冷凝器
CN212274727U|2021-01-01|一种锂电池阴阳极废液中防止加热列管堵塞的装置
CN212692664U|2021-03-12|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热交换器端盖
CN109387098A|2019-02-26|一种高效空冷器
CN213887111U|2021-08-06|一种市政污泥资源化处置的处理装置
CN209197550U|2019-08-02|一种多功能余热交换器装置
CN214892771U|2021-11-26|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2109674U|2020-12-08|一种螺旋板冷凝器
CN211651330U|2020-10-09|一种高效显热热交换器
CN212988118U|2021-04-16|一种装配式具有多重冷却效果的热交换器
CN211717252U|2020-10-20|一种净化装置用热交换器
CN213748024U|2021-07-20|一种带有压力控制装置的铜钎板式换热器
CN213515195U|2021-06-22|一种可调节换热面积的板式热交换器
CN213578881U|2021-06-29|一种新型螺旋板式换热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905103.6U|CN214333468U|2020-12-07|2020-12-07|一种板式热交换器|CN202022905103.6U| CN214333468U|2020-12-07|2020-12-07|一种板式热交换器|
[返回顶部]